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舞動的色彩

   看過田園美景─米勒與巴比松學派特展後,再去北美館看”莫內花園”,作品氣度從小家壁玉變成宏偉大器,莫內畢竟是國人所認識國外畫家中具有高知名度的幾位,也或許是因為莫內花園展是因著花博的的相關主題所辦的活動,所以該展所投入的資源及人力相較田園美景比較多,整個在會場佈置及導覽部份的講解是比較優的。







     在國內看這些外國藝術家的作品的最大好處,展場對藝術家的生品介紹用中文來描述,克莉絲之前至歐洲的一些美術館或藝廊參觀,通常對藝術家長長的介紹文字因著語文因素(英文讀不快,其他語言讀不懂)總是選擇跳過不看,直接從作品看起。若以讀書的方式來描述,歐洲看展覽如同速讀,而藝術品漂洋過海來台在國內看展覽如精讀。雖然未必每個人對印象派畫風都了解,但提起印象派直接的聯想就是莫內,莫內算是印象派的創始人發揚人,國內對莫內介紹的文章及書籍也不少,而在莫內的那個時代,莫內創造的畫風是當代學院派不屑的,”印象派”成為主流派揶揄嘲笑的名稱。當時學院派對於比例精確、輪廓分明是十分講究,莫內對於這種人為的虛偽作畫而言是無法接受離開當時正統的學習環境,與其他志同道合的人開始了”印象派”的畫風。那”印象派” 畫家主要的共通性是什麼? 1多為戶外寫生的小幅油畫作品 (當時學院派都在畫室內作畫,很少在戶外寫生,除了巴比松派及印象派畫家會在戶外寫生) 2 顏料處理的方式很特別,沒有先畫輪廓再上色彩(即使畫人臉也沒有清楚的輪廓外形),筆觸即色彩。(想想在戶外寫生要將當日所見速速完成不可能畫得很仔細) 3色彩的技巧上不用黑色,而是用深色的對比色來呈現黑的感覺 4 觀看方式改變(要退到後面觀看才會清晰) 。


    若以以上原則來看,感覺這次來台灣展出莫內的作品有些好像有點不符,因為來台的作品不少是大尺寸的作品,其實這次展出屬於早期的作品不多,偏向中晚期作品。中晚期的莫內仍會在自己一手經心打造的維及花園的睡蓮池畔寫生,再回到畫室中憑著觀察和速寫的草稿,將作品大大的展現於畫布上後不受時間的控制慢慢地修飾。進入展間第一幅映入眼簾是三公尺的巨作,乍看之下覺得一堆不同色彩的線條色塊看似雜亂的堆疊,經過導覽人員的解說及建議走到面對畫的右邊斜角遠遠來觀賞,原從正面原看似混亂的色塊此時變的立體而具有層次感,真是令人驚訝。走到裡面的展間,克莉絲很刻意每幅畫都拉”長” 距離看,莫內在花園所看到的景物彷彿也立體化在自己的眼中呈現,只有佩服莫內作畫的技巧在近距離中畫出遠距離的感覺。對莫內而言取景的角度的重點不在乎主體,而是取代主體的氛圍,因為光線的不同,照射角度不同,季節的不同,物體的形態與色彩的氛圍就會不同的變化。所以在莫內晚期會常出現”系列”作品,如乾草堆,白楊樹,盧昂大教堂…同樣的主題景物畫了很多張不同色彩的作品,即捕捉了不同季節的光改變了周遭的色彩在這些看”似”主體的景物上。此次展也有”系列”作品。


    克莉絲很久之前第一次接觸莫內的作品時,對莫內完全不認識,喜歡他的作品畫只是單單基 於他畫作的色彩很繽紛的矇矓美,聽了解說後才知道他畫作顏料只用5 種顏色來調出多樣化的顏色,而莫內在很晚年時患有嚴重的白內障開了好幾次刀,對於畫家而言眼睛看不清,如同音樂家耳聾般,對藝術生涯應該是最大威脅,但患有眼疾的莫內仍在人生的晚期完成數幅巨大的作品,克莉絲在想或許莫內年輕時對景物與光的觀察熟悉到某種境界,以致於可憑著多年經驗的印象加上想像力繼續的創作,讓畫在跳躍,點在跳躍,筆觸跳躍,線條跳躍,更讓欣賞莫內畫作的普羅大眾因他色彩活潑的氛圍心跳躍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1.特別的禮物 vs 克莉絲 不含"nofollow",多留言可以幫自己網站打廣告需要<a h需
2.需要<a href="http:// 克莉絲 </a>回覆,請勿使用匿名留言[可使用名稱/網址,名稱填自己名字,若無網址,請填E-mail
3.匿名攻訐、不相干之廣告適用於無條件刪去法,望請海涵:)
4.您可以使用一些 HTML 標記,如:
 <b><b>粗體</b></b>, <i><i>斜體</i></i>, <a href='網址'>描述文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