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Doubt

   
 “Doubt” 是克莉絲最近看DVD 的片名,剛拿到DVD時還沒看外殼背後內容簡介前, 先看到中文片名翻譯 “誘 惑”, 先入為主想法, 以為是女主角梅利史翠普與男主角有曖昧的關係, 結果 等到看完全片看不出那裡誘惑? 發現中文片名與原文片名實在是 “差很大”.
    “Doubt” 這部 電影是改編2005年獲普立茲獎『最佳百老匯舞台劇』而成,故事內容 :描述在1960年代的紐約,一個天主教會的故事, 該天主教會的學校校長是一個冷酷不近人情的古怪脾氣的修女(梅莉史翠普飾)嚴厲指控教會中的一名神父,對於一個黑人男童過度友善親密,懷疑有神父猥褻教會的學生,面對校長的嚴厲指控,神父挺身為自己辯護,且由於校長提出的指控毫無根據,更有其他修女堅信神父清白,於是該起事件以教會安排神父升遷終止。 至於神父是否是被冤枉, 在此片中並無交待。


 “Doubt” 這部戲主要角色人物不多,但主要的 3, 4 個人之間的彼此針鋒相對對話形成整部戲的張力及精彩的部分, 當然男女演員演技沒話說,這個不討喜的主題(相較於其他商業電影而言) ,仍可吸引克莉絲的專注。“偏見”是這部戲所想表達出議題之一 ,這是許多看了這片大家會討論的部份, 劇中女主角憑著自己所看到的現象,做了一些憶測 (並沒去求證) ,加上先入為主的偏見讓事件霧裡看花,因堅持自己的想法否決了別人。 這部戲中比較讓克莉絲注意的部份是小修女的角色, 在天主教的階級制度中,小修女在整部戲中非常服從這制度的陳規(雖然她心中對有些事看法無法茍同, 但她對於人性保持正面的看法,有時可能被視為太天真) ,在兩大權力的的角力下,(一方是學校的領導:校長,一方是教會的領導:神父 ) ,她成為兩大權力企圖說服並得到支持的無辜第三方,其實小修女的立場(角色) , 在現今職場文化中應該常會碰到,至少對克莉絲而言這樣的情境常會碰到 (所以看到小修女在電影中與兩方互動時有一種心有戚戚感) 。


       克莉絲的工作窗口是面對 某業務單位 及 業務助理的單位 ,這兩單位應該唇亡齒寒關係, 理當要和平相處彼此互相幫忙,但偏偏兩單位小主管彼此對對方存有偏見,關係很糟,彼此不爽找克莉絲吐吐苦水訴說自己遭受對方苦待的委屈也就算了。最怕的狀況 ,彼此找到機會(案子有失誤時) 見縫插針向更高階老闆告狀 ,克莉絲因為是他們的下游單位, 常被捲入其中。有時在彼此互不讓立場下, 克莉絲需做出仲裁或建議方案出來 ,對熟悉的兩方 ,克莉絲都不想得罪。寫出事實,保持立場中立,又不想得罪人的mail 真是太考驗克莉絲的智慧。


      再回到戲中 ,這部戲會讓克莉絲產生疑惑的地方應該是: 梅利史翠普這個資深修女, 位居教會學校的校長,對於聖經的基本真理應該是要會清楚的, 但戲中所描繪出這校長的人格特質,是很會論斷人。(當然這也可能是編劇為戲劇張力所故意刻畫較突出的人物個性)。因為在聖經中對於”論斷人”這件事有很多嚴厲的提醒 :
例如: 路加 6:37: “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
          馬太7:2:  “ 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
        還有很多經文就不一一列出,而論斷人這種事在現今媒體中其實也常看到,一些政治評論節目中更有種不罵不成材的感覺。 對於事情是非的論斷是OK 的,  聖經要提醒是我們對 “人” 不要任意貼標籤, 只是常"自以為是"的我們很難將 "事" 與 "人" 分開思考 ,總是喜歡當判官。 在戲中最後一幕也是讓克莉絲印象深刻:  校長梅利史翠普茫然坐在校園,向小修女無助的表達信心中疑惑...。(她是對自己處事方式疑惑 ?  or 對於整個制度疑惑 ?  or 對於人性疑惑 ? or 對信仰疑惑 ? or ??  .... ( 戲中無贅述留給觀眾自己想像空間 )
       
      "疑惑" 在每個人生命的過程中是常發生的心理狀態,克莉絲個人覺得這也是上帝給人最 "深沉" 的禮物,特別是信仰上的 "疑惑" ,當您產生疑惑而企圖找尋答案時,也通常是慢慢發現真理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1.特別的禮物 vs 克莉絲 不含"nofollow",多留言可以幫自己網站打廣告需要<a h需
2.需要<a href="http:// 克莉絲 </a>回覆,請勿使用匿名留言[可使用名稱/網址,名稱填自己名字,若無網址,請填E-mail
3.匿名攻訐、不相干之廣告適用於無條件刪去法,望請海涵:)
4.您可以使用一些 HTML 標記,如:
 <b><b>粗體</b></b>, <i><i>斜體</i></i>, <a href='網址'>描述文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