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熟女看NBA

  
     距離克莉絲上次看體育台的世界盃足球賽轉眼是一年半前的事,球類活動比賽的轉播一向不是熟女們娛樂的選項,一來是搞不太清楚規則,二來是覺得賽程有點長(怕悶),不像看電影,影集 或連續劇有著起承轉合的變化。上次世界盃的足球賽因著不少隊伍中的有著勻稱的身材及如男模般帥氣的臉孔球員,讓克莉絲及同事們從連續劇轉移注意力到關心賽程成為短暫的螢幕追帥哥族,賽事完畢仍沒搞懂足球規則但至少認識足球帥哥效力的隊伍也對各國的國旗有了基本辨識能力,算是有達到國際間的文化交流的目的。而這回又讓克莉絲將遙控器從熟悉戲劇台轉到陌生的體育台頻道的動力就是- 林來瘋 ,這應該是全台灣人都知道人物。


就在2月初充滿戲劇性現代男版的灰姑娘的故事發生在NBA 尼克隊的一個優質華裔球員- 林書豪,他在NBA這現實的球場中默默的坐冷板凳一年多數次被不同球團釋出的豪小子,當時的他面臨再被現在球團尼克再釋出的危機,就在這前夕因隊上傷兵太多教練給了他次機會上場打了一場好球讓美國的球迷眼睛為之一亮,連著幾場的有上場的機會而場場精湛的球藝帶領球隊連勝7場,證明贏球決非只是一時好運,這個名字在短短的二週內,硬是在美籍球員掛帥的NBA界,殺出自己一片的天空也造成一堆人瘋狂,不但是瘋狂的球迷追逐 ﹑各方球評報導﹑甚至對手注意及稱讚。因著他父母是移民到美國的台灣人,而台灣的媒體很自然強加了台灣之光光環套在這從小在美國土生土長的台裔血統豪小子身上。

  台灣的媒體不論是平面或是電視在2月以來來每天都以極大的篇幅及超高曝光率的播出他當天出色的投藍﹑助功的片段,他瞬間成為台灣民眾所認為的NBA 明星,克莉絲對豪小子的消息開始也是從新聞的大量的消息,一來克莉絲對於台灣媒體所散佈的訊息及追新聞有時覺得不太理智又太八卦(無厘頭),二來對豪小子的球技也很好奇,三來是對有同信仰的豪小子應對媒體時態度謙卑令人欣賞,決定花時間看看整場NBA球賽親自感受豪小子的魅力。球賽的時間主要在上班時間,不可能請假在家看球賽(克莉絲還沒有那麼瘋..)。克莉絲所看的第一場NBA賽事,也是人生的第一次看完整的NBA直播球賽 (就知道克莉絲與NBA的距離有多遠…),所看第一場是豪小子連勝7場後首次敗仗-與黃蜂的比賽,雖然尼克隊吞了敗仗,不過克莉絲這個大外行覺的不論是黃蜂隊或尼克隊都打得很精彩,NBA籃賽的節奏果然是極快(相對於踢足球節奏),得分在迅雷不及掩耳之間,能進入NBA的球員都是有幾把刷子,除了豪小子外其他的球員也打的相當好。平常不看球賽的克莉絲也隨著分數的的起伏而緊張。後來再看得幾場球賽就是下班回家後看重播,因為勝負已知,看重播的感覺沒有看直播賽來得揪心緊張。

  克莉絲非球評,對於球隊的戰術及球員的技巧何種算高難度實在也無法分辨,只能靠播報員的場邊講解才略知一二。但籃球是個非常Team work 的運動,它不像高爾夫球或網球屬於one man show 的運動,球員球技出色固然很重要但單靠一個人其實很難打一場好球,好的球賽不是只看到一個人滿場跑獨秀自己而是看到一個默契十足的團隊互相幫浦,N BA這個創造出許多明星球員的製造界(NBA應該也是樂於這樣地創造些明星,因為有更大潛在的利益在中間),每個被捧為明星球員的人克莉絲相信他們絕對有過人的技術。豪小子的是否屬技高一族?(依最近美籃球評論可能算身手蠻算不錯的) 。不過豪小子的態度的大器與大方,在看到一些新聞與曾他對峙球場的對手球員,有些人言語粗鄙或是口氣不友善,但也有些一哥的球員對這豪小子稱讚鼓勵,而豪小子從不會吝惜稱讚與他交手那些可敬或批評他的對手,球隊的勝利時也不會居功。從沒看到豪小子對媒體有說過一些不得體的話,這點真的是讓人喜愛敬佩的。(反觀有些台灣的媒體訪問的問題很不得體也沒深度讓人感到奇怪)。這樣的態度在英雄主義濃厚崇拜的美國人中產生耳目一新的吸引力。一夕成名所承受的壓力是很大的,未來豪小子必然是會碰到更多的妒嫉及敵手們的排擠或新的難關。願豪小子在未來NBA生涯中持續他的專注力及努力。好技術的球明星很多,但未必人人都有好態度。願要大,志要堅, ,氣要柔,心要細,在神的眼光中他不會是某明星球員的接替者,他就是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質的人,相信神會帶著豪小子經歷好球賽的人生。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手工巧克力

   這週公司樓下 7-11 便利超商多才多藝的店長為了敦親睦鄰計畫(聽說他們有個基金會專門支援辦一些活動, 果真是個好鄰居.!..)  又展開第二波的手工活動, (第一次手工活動參看此文因為此週正逢情人節週, 才華店長推出手工巧克力教學(很應景吧.! )...,  消息靈通同事吉咪前一週週末時又拿報名單讓大家填資料報名參加, 我想店長應該有吉咪的電話通知吧?   否則怎麼可能拿到第一手消息通知大家報名 ? (平常吉咪是自帶便當族.. 平日沒喝咖啡的習慣  ..不是便利商店的主要顧客群, 反而天天都會去拜訪樓下便利超商的潔西卡...  全然不知店長將在情人節週要辦這活動 ?之前食髓知味的克莉絲想到免費教學又有巧克力可吃(克莉絲嗜甜食),  活動又在下班後... 當然繼續熱情響應報名

   老實說手工巧克力實在是一個太"簡單"的手工.., 市售的有裝飾的巧克力... 相較起來就有一點貴鬆鬆(因為是別人的手工的代價吧? ....),  手工日那日下班到便利超商報到... 已經充滿人群很多報名者已開始在那邊動手做 (..全部..清一色都是女生來報名! 男生是不好意思報名參加這種活動嗎 ?! )... 而現場可愛造型的模型被人先用...., 我尬意的還要等人使用完...  !只好選最不特殊造型來玩

店長的作品如右:



  材料:
  苦甜黑巧克力片或巧克力磚 (在烘焙店都買的到,,,印象有些大賣場也買的到料理用純巧克力
  店長還準備 白巧克力磚 及 草莓巧克力磚  ...來配色
  裝飾用: 堅果一些 ( 如杏仁果或 核桃.. 葡萄干...) or 彩色糖片或糖粒
  可愛的模型一些

 步驟:
1 將適量的的巧克力放在鍋中隔水加熱, 將巧克力融化成為液狀巧克力很容易融化, 但也很容易凝固店長很聰明她用電鍋加水來保溫巧克力保持液狀
   (不過若不是大量製作需長時間用液態巧克力...應不用需學店長用電鍋長時間保溫吧...)



2 找一個你喜歡的模型將融化的巧克力倒入模型中這麼簡單的手工只做單色的手工巧克力實在也太沒挑戰性 ,  做雙色巧克力也不難不要將巧克力液倒滿整個模型中.. 留一點空間給另一個顏色的巧克力液在倒另一顏色前第一層顏色要凝固後再倒另一色否則會造成大理石紋路的效果, 通常要做的漂亮的話將巧克力放到冷凍庫冰3-5 分鐘急速冷凍.   倒第二層色也放冰箱中急速冷凍才會漂亮, 因為店長要照顧太多學習者, 克莉絲就不太想麻煩店長. 自行扇風吹乾巧克力


3 裝飾的部份, 要將杏仁果放在巧克力最上面或是包覆在巧克力內都可很隨意已漸有歐巴桑買青菜順便要拿辣椒的貪小便宜個性的克莉絲, 當然是要每個巧克力都要包杏仁果(因為杏仁果也是店長免費提供阿) ....巧克力上面再裝飾點花樣(克莉絲隨便撒沒有排的很漂亮...)

4 成品出來囉看起來 CP 值頗高的吧 ?  雖沒拿到自己最愛 模型但也是有模有樣的 (攤手兼微笑狀)

克莉絲覺得這簡單手工也非常合適小學生DIY...., 大家有空也可動手製做有自己個性的手工巧克力, 不單是情人節可當禮物, 當母親節父親節來臨前預算不高的人, 親手做一個世上獨一無二的小禮物, 很省荷包.心意也算很足的啦!

  克莉絲的作品如下: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起初的愛


年度 :商人開心, 情侶興奮,單身唾棄,夫妻漠視,讓大家有不同情緒的情人節快到。無論你屬那一景況,學習 "愛" 是大家畢身的功課。克莉絲轉貼之前在網路看到不錯文章。希望這個惹人爭議的節日,給大家更多的提醒。

 
【現代人大都是按照「我的需要」來愛一個人,這樣就會產生出入,造成相處上的困難。】


新聞報導,日本離婚率逐年攀升,對年輕一代的日本人而言,離婚不再是難以啟齒的話題,去年更有人策劃『離婚典禮』,讓怨偶昭告天下,藉此揮別過往,各自邁向新的人生。


專門輔導婚姻的美國心理醫生Neil Clark Warren說到,過了欣喜若狂的戀愛期,結婚之後生活在一起,才知道彼此表達意見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生活習慣、對許多小事的看法,都不盡相同。不知為何,這些不同之處在熱戀時居然被他們忽略了。這些夫妻想知道,為何一段滿有希望的關係,會落入痛苦的深淵。


這位資深的臨床心理學家得到一個結論:許多人盲目掉入婚姻,沒有真正認識自己,以致選擇不適合的對象。他特別為此寫了一本書,教導單身者在婚前作好功課,選擇正確的結婚對象。


我相信這本書對單身者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但畢竟世上沒有兩個性格和想法完全相同的人,就算找到相似度高的配偶,在生活中還是會有一些需要磨合的部分。所以,婚姻的問題不是『同』或『不同』,而是『愛』或『不愛』。婚姻能否走下去,關鍵在於起初的愛仍否存在。如果有愛,就算因個性不同或觀念差異而產生痛苦,兩人會尋求解決之道;但若其中一人或兩人失去起初的愛,就會毅然決然放棄婚姻(這不包括遭受配偶暴力相向或精神虐待的人,以及為利益或特定目的而結婚的夫妻)。


在大多數的情形裡,離婚只是宣告:我們不願再愛。離婚,比重新彼此接納相愛、維持婚姻簡單多了。事實上,離婚非但沒有把痛苦除去,反而造成更多的憂鬱和苦毒。『揮別過往,邁向新的人生』,只是對離婚之後生活的一種憧憬和想像,因為基本面的生命問題尚未解決。


兩性專家吳娟瑜分析,『原本愛一個人,是應該按照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來相處,但現代人大都是按照「我的需要」來愛一個人,這樣就會產生出入,造成相處上的困難。』這種以『我的需要』來愛人的方式,並不是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超越自我的,就如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說的: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這樣的愛不是來自人天然的愛,而是來自神那永遠的愛。接受這愛湧流的人,才能以這樣的愛來愛自己的配偶。


有一首歌是這樣寫的:『你的愛既然不改,收拾起傷悲,滿懷期待,再回到起初的愛。』如果您的婚姻健康指數一直往下降,不妨跟這首歌的作者一樣,放下自己的悲傷和作為,單純並信託的回到愛的源頭,讓祂替你解決所有難題。

=文章資料圖片轉自網路 ,若有侵權請來留言告知,會立刻移除=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從懼怕到安然

    
心靈病房(wit)這部電影是教會中的晨姐她教課的教材她之前在醫護機構學校教生死學這門課,晨姐分享她剛教這門課時因為生命中並無與死亡交手或迫近的經驗而有些心虛,找了好久輔助教材才找到這部片幫助她在教課時讓學生理解死亡教書多年後的晨姐,突然發現得了乳癌,在術後教課時對於這部片的感觸更深,於是在教會小組活動時間,推薦大家看這部片並分享她所教的課程因為聚會時間有限我們是跳著看這部片的劇情,事後克莉絲向晨姐借DVD ,利用假期重看一遍比較有連貫性。

     這部電影曾得國艾美獎(最佳導演 最佳製作獎 最佳編劇獎 它是慢節奏頗有深度的電影,劇情的內容其實很簡單,但要傳達的議題其實滿多的 老實說若是以前的克莉絲對這部片可能只會注意到英籍女主角艾瑪湯普森獨挑大樑的鮮活演技對其它方面可能沒啥感受但自己近期常有至醫院看病及開刀的經驗後有些層面變的會去思考: 這部戲的劇情是敘述一個研究17世紀英詩的女教授- 貝寧-薇薇安 得了末期移轉性的卵巢癌,接受優秀的醫療團隊進行為期八次試驗性全藥劑的化學療程她自敘性這過程心中的感受。看到上面簡單的敘述,克莉絲想沒有多少人有意願看這部片,這種簡單的劇情重點在細節處: 貝寧教授是個認真,治學嚴謹,在英詩領域中有相當份量的老師,在學術單位中也享有盛名,貝寧教授對她的成就自信不已。她同時對學生也是採高標準的老師,對修她課的學生算是刻薄嚴厲(克莉絲看來是殺手級的教授),但仍吸引極優秀的學生選課(如醫學系學生),這些學生並非真喜愛英詩只是想證明自己的優秀度(在嚴格老師教導下也能拿好分數) 。而傑生這個貝寧醫療團隊的她的主治醫生正好在學生時代曾選修過貝寧教授的英詩。傑生是個聰明優秀但沒同理心的醫生,選腫瘤科並非是對人生命的價值的重視而是對癌細胞在培養皿可如永生般的生生不息感到奇妙產生興趣研究


   貝寧教授研究的英詩中,是對約翰道恩的詩研究很深入,而約翰道恩是談論生死的詩人,(劇情開始有段貝寧與她的指導教授愛絲彿對詩中標點不同對生死不同想法的討論,教授建議貝寧走出去體驗世界)故整部戲主要以約翰道恩的詩句及貝寧接受治療過程中的心中的獨白貫穿其間。個性好強的貝寧在治療的初期頗能自嘲所面對種種窘境,甚至把自己用全劑量治療視為對醫學研究有卓越貢獻,如同她在英詩界做學問成為頂尖的學者般拼命,始終堅持全劑量用藥到底,雖身體已產生極大的不適,驕傲的她認為自己的堅強可控制一切,而醫療團隊仍無視於她的痛苦(重視實驗的過程)而過程中只有護理長蘇西能體貼她治療的疼痛及恐懼。個性原堅強的貝寧,對於死亡的步步逼近發現自己的無奈及恐懼襲上心頭無法灑脫而崩潰了

   劇到快結尾時的有一幕戲很感人是克莉絲很喜歡的 : 貝寧的指導教授愛絲彿到醫院中探視貝寧 ,老教授以遲緩的身軀爬到貝寧的病床上,她如同在床邊說故事的慈母將孤單害怕的貝寧擁入懷中,想唸些約翰道恩的詩緩和貝寧的情緒,此時貝寧拒絕聽她終其一生所熟悉約翰道恩的詩,愛絲彿就選唸了一個附有寓意的童詩 "逃家小兔" :  小兔要離家出走...,兔媽媽說: 你逃跑那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寶貝..。小兔說 : 妳若來追我我就變成溪中的魚遊的遠遠滴 ; 兔媽媽說如果你變成魚我就變成漁夫來找妳....; 小兔說 :那我要變成小鳥飛得高高..., 兔媽媽說: 那我就變成大樹讓你棲息....(這童詩的寓意是神就是愛,祂無所不在。無論我們多麼是如何背逆叛逃,神總是等著我們回家...祂也是最終的救贖 )貝寧在溫暖的童詩細語下沉沉地安然入睡在教授懷中。
    
    這劇的結局想當然是貝寧的無法掙脫死亡的,但在失去生命的時候,他的醫生傑生無視於貝寧生前已簽妥不急救同意(Do no resuscitation, DNR),仍執意要採取急救,在護士蘇西的強硬態度下才罷手。可能有些格友會感到奇怪,醫生急救病人不是天經地義嗎? (對傑生醫生而言可能更是不捨研究工具無以為繼完成試驗計畫) 而克莉絲是因為之前在馬階有上過一些課程,有些觀念才建立 : 對於癌末的病人,採取CPR 這種急救大約99% 是一種無效的動作,反而對病人更大的苦痛,但一般病人的家屬可能因著孝心或不捨病患不仍固執堅持這非常微小到零的機會 ,但沒想到病床上的人其實苦痛加增(某些時候對於重症病患讓他們安祥的離去可能比急救更體貼他們的) 。所以有些醫療單位建議癌末病人應在意識清醒時自行先簽署這同意書,不要將平靜走的權利都被剝奪。目前台灣的作法是簽署這同意書 (醫院都會有同意書) 後寄給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就會登錄到個人健保IC 卡,不論病人被送到那家醫院都會尊重病患簽署的決定。

  這部戲對醫護人員而言:您是抱著什麼態度照顧病人? 只是一份糊口工作? 還是上級交付研究的個案? 不論是西方或台灣的醫生或許是每日經手病人太多(台灣應該比西方國家多很多),對於病患的態度溫和親切的幾希。有些醫生不會主動將一些狀況說得很清楚得靠病人很會提問才能釐清一些事。有時克莉絲問醫生太多問題還會被醫生回嗆: 問那麼多! 妳不需知道那麼多吧….心中真是00XX。克莉絲也必需承認有些病人是屬於焦慮型,其實不宜多知道。但病患個性並非全部都一樣,醫生需有智慧及同理心對待不同類型的病人也算是醫生職業上的EQ?

   對於死亡對於決大多數人而言是個忌諱 :不願看到,不想聽到,最好別接觸到,但生命中終究每人會面臨到的。當我們年紀青壯年時,總覺得這嚴肅的主題離我尚遠,不用想太多。但死亡並非老年人的權利,當我們對死亡靈魂所安歇地有些把握時,或許死亡帶來的恐懼就不會那麼大。這部戲克莉絲看過一些影評其中有一作者張立人對於這片標題wit做了一個克莉絲覺得很棒的詮釋(克莉絲轉述如下: 本片題目"Wit"(機智),用來指稱約翰道恩的詩技,是貝寧教授一生追求的知識;但愛絲佛教授告訴她,約翰道恩寫的是"Truth"(真相),這才是生命的核心。陪伴她堅定走完人生的,正是對"Truth"(真相)的信仰。

此片片尾將約翰道恩詩寫出,克莉絲轉記於下,各位格友是否在英國詩人的詠嘆中找到克服恐懼的力量。

死亡,不是件榮耀
雖然人們視你為敬畏可怕的象徵
但你完全不是如此
因為 ,那些視你為天敵者並未逝去
可悲的死亡阿
你將永不能奈我何
那些君王,臣服於命運機會
絕望的人,才是你的主人
你帶來了劇毒﹑戰爭和疾病
就連睡前聆聽的那些蜚言咒語
也勝過你輕輕的撫慰
你還有什麼得以自豪呢
我雖只有短暫的一眠
醒來卻已然成為永生
死亡將不復有
死亡,將永遠消失